网站标志
导航菜单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购物车
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 去结算 我的订单
商品搜索
商品搜索:
文章正文
汽车行业成为科技大厂必争之地,数字座舱机遇到来
作者: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发布于:2022-05-07 19:25:52    文字:【】【】【
数字座舱是一个智能化、软件定义的车载仪表盘系统,可在乘用车行车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助力。
  
  乘用车正在历经一个大改造的时代。下一代汽车将日益自动化、支持智能互联、更多地使用电力驱动并愈加依赖内置软件。新车的车内体验将围绕数字座舱和汽车操作系统。数字座舱是一个智能化、软件定义的车载仪表盘系统,可在行车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助力。数字座舱通过多模式界面将仪表盘、信息娱乐、导航、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主动式人工智能(AI)、舒适度调节等功能整合至一个平台。
  
  就其本质而言,数字座舱平台兼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汽车制造商可以为顾客量身定制,创建独特、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车主,甚至使用同一车辆的多名驾驶员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个性化调整。车辆与云端建立连接,采用空中下载技术(OTA)向车辆传输软件和固件,从而改进和扩展其特性及功能,这个功能在未来会更多地依靠5G技术来实现。驾驶员和乘客将可以访问应用程序商店,其内可能有数千专为车内使用而设计的应用程序,而且都兼容组成数字座舱的多台大尺寸显示器。这些解决方案将以更主动、更结合实际情况、更智能的方式向驾驶员提供信息和示警,从而帮助他们及时做出准确决定来打造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环境,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将市场干扰转化为机遇
  
  创新的数字座舱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汽车OEM提供了绝佳机会,方便实现差异化、寻求新的收入来源、改善驾驶员和乘客的车内体验以及加强客户忠诚度。但汽车及其数字座舱也须适配更广泛的生态系统。数字座舱需要连通性、软件生态系统、云访问、多台显示器、操作系统、OTA升级、智能助手、导航功能和高性能芯片,每一项都需确保安全性并通过汽车安全认证。车主对智能汽车的期待是与其他智能设备一样的,他们期待并要求其软件定义的互联汽车能够持续更新、从不断网、智能化、不断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更新功能,并能在车内和多个显示器上访问消费者生态系统的应用程序及多媒体。信息娱乐是第一批数字座舱的主要特征,然而,随着ADAS功能不断发展,现已包含脱手自动驾驶和脱手/脱眼自动驾驶,整合显示器、人工智能、驾驶员监控和通知系统以及驾驶功能将成为平台的关键要素。
  
  汽车行业是许多头部技术公司的战略市场
  
  头部技术公司或积极参与数字座舱平台的创建,或作为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或集成商。阿里巴巴、百度、Google和腾讯将在汽车座舱里应用他们的操作系统、大规模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和内容资产;汽车信息娱乐软件的长期供应商黑莓QNX、哈曼(三星子公司之一)和TomTom必须借助OEM客户群和合作伙伴关系;华为、Nvidia和高通为这个对他们自身而言至关重要的领域投入大量技术。
  
  一些智能手机厂商正在评估汽车行业的机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Apple,不过它尚未公布其战略计划。它的智能手机镜像解决方案AppleCarPlay已于2014年面世,可用于大部分新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装载AndroidAutomotive等操作系统,它会慢慢失去价值。三星收购了哈曼,驾驶员可以在安卓汽车上控制三星SmartThings智能家居设备。小米宣布将于2024年推出电动汽车。OPPO已于2021年展示了车内互联技术。而荣耀正与理想汽车通力合作。智能手机已经可以用作汽车的数字钥匙或远程停放车辆。驾驶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管理车辆的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控制和检查电动汽车的电池状态等等。车内快充和无线充电越来越普遍。
  
  一般来说,最新技术会先被用于高档车辆,然后随着时间下放到更多车型。然而,具有预集成参考方案的低、中、高端数字座舱平台均可被纳入其中。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型号已经配备,或会在下次重大更新时配备数字座舱。这些联网汽车有望成为未来十年内增长最快的移动设备之一,每辆汽车都会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的网络和生态系统中的小小节点。汽车OEM已与AWS、爱立信和Microsoft等云服务商合作,建立汽车云平台来管理这些自动化数据中心。OEM需要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并且尝试新型商业模式。他们已经开始提供基于订阅的所有权,可订阅(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免费)的服务包括联网、远程诊断、流媒体或礼宾服务。由于软件定义的新车已经有了如此多的功能,更多功能会以订阅的方式按需提供,或者在以后推出新功能时作为升级版提供。该机会可将一辆汽车的终身收入(LTR)潜力推高至数千美元。
浏览 (21)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新闻详情
脚注栏目
|
脚注信息
机电工程网(C)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