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导航菜单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购物车
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 去结算 我的订单
商品搜索
商品搜索:
文章正文
德国制造+百度技术, 会是自动驾驶软硬结合的杀器吗?
作者: :钛媒体    发布于:2021-02-07 14:45:21    文字:【】【】【

2017 年的自动驾驶走到一个相对微妙的时刻。一方面,在后智能手机的众多「候选者」之中,自动驾驶已经毫无疑问成为巨头们押注未来的重要产品,而另一方面,与其他候选者,如AR、VR相比,自动驾驶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又处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无论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车企抑或是新一代车企,都在探索不同的发展道路。英特尔就重金买下 Mobileye;在Uber「背信弃义」之后,Google搭上了Lyft的自动驾驶的「共享车道」;百度也在 4 月份启动「阿波罗计划」,旨在通过开放其自身积累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力,构建基于自动驾驶的生态体系,根据最新的消息称,德国博世、大陆集团已和百度达成自动驾驶的战略合作。


 
上述各式各样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凸显了自动驾驶早已打破了互联网与汽车行业的界线,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优势与车企的工程能力和制造能力之间的结合,正在成为行业共识,而以百度此次牵手博世、大陆集团的合作方式来看,自动驾驶的「软硬件」结合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软硬结合,归根到底指向自动驾驶生态

自动驾驶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也不过 10 年光景。2007 年,由DARPA 组织的自动驾驶挑战赛展现了自动驾驶的巨大潜力,随后,包括 Google、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投入巨资,布局研发相关技术。

然而,随后的故事像极了任何一个新技术「幻灭」的场景,技术层面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在曲折中前进,以自诩为自动驾驶「先驱」的 Google 为例,在自己造车与合作造车之间不断徘徊纠结,又伴随着公司业务架构重组、人才流失和车祸事故等一系列不利消息。

自动驾驶绝非可以简单地将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叠加到汽车上面,而是一个基于新技术的产业重构,这已远非一家或几家互联网公司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之间搭建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以百度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公司,从一开始就将自动驾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以合作共赢的方式构建「互联网行业+汽车行业」的产业生态,包括此次百度与德国两家汽车配件厂商的合作,也是生态体系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自动驾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驰发展。在 2015 年正式启动自动驾驶项目以来,百度不仅已经取得美国 DMV 颁发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还在 2016 年 12 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进行了开放城市道路的运营。与此同时,Uber 也在美国匹茨堡、加州等地完成多轮路测,英特尔在收购 Mobileye 之后也加速和宝马的合作,基于生态效应的自动驾驶行业,似乎正在爆发。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则是: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到底算不算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生态里的「传真机效应」

科技领域长期在一个名叫「传真机效应」的规律中,大意是说,如果你有一台传真机,它毫无用处,但假如世界上每多一台传真机,每一台传真机的价值都会提升。这个规律的随后版本里,主角变成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乃至手机游戏,而下一个版本则可能是自动驾驶汽车。

本质上说,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早已脱离了汽车——这个上世纪以来的工业品的概念,而是一辆移动的数据终端——一如智能手机一般,它不仅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还需要共享数据,只有数据共享才能发挥自动驾驶在安全行驶、停车乃至车辆共享上的优势。这也构成了典型的「传真机效应」。试想一下,倘若街上只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这辆车无法与其他车辆共享数据,其价值远远比不上所有汽车能看(收集数据)、会想(分析数据)、可沟通(共享数据)的场景。

所以,只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很难说这就叫做自动驾驶。从这个角度去看上文提到的几个生态体系,不管是 Uber 也好,英特尔也好,都无法彻底解决上述难题。前者展现了一个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美好愿景,但其无法真正撬动汽车行业的变革,后者则押宝一家汽车公司,更像是「全力打造一台打印机」的汽车版本,其辐射范围有限。而上文谈到的百度,在今年 4 月「阿波罗计划」发布后,其自动驾驶的布局已经十分清晰,短短1个多月后,再度放出与博世、大陆集团的合作。由百度这一动作也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动驾驶越来越向顶级的「软硬件」结合方向发展。

首先,博世、大陆集团并非汽车整车企业,而是汽车配件厂商,位列全球四大汽车零部件厂商之中,这意味着它们有着整个汽车行业的辐射能力。百度拉上这两家公司,一方面是扩充其自动驾驶的朋友圈,同时也瞄准了两家公司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毕竟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左右着全球汽车市场的风向。

其次,博世、大陆集团的德国制造基因,与百度的互联网技术基因的碰撞,也构成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搭配。与此同时,博世、大陆集团在自动驾驶方面也有诸多积累,一个站在传统汽车零配件制造角度衍生自动驾驶理念,另一个以大数据、深度学习为驱动力的自动驾驶思考,一硬加一软的强强联合,堪称自动驾驶的大杀器。

换句话说,当行业其他对手聚焦于如何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如何让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尽早上路的时候,百度走上了一条别样的发展路径,这条路径上不仅是推出一辆自动驾驶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博世、大陆集团在汽车零配件领域的积累和影响力,打造一个更具开放性和可操作性,且灵活、外延性极强的生态体系,从底层加速自动驾驶理念的落地,展现出属于自动驾驶汽车的「传真机效应」,释放顶级软件+顶级硬件的黄金搭档效应。

自动驾驶的深水区

自动驾驶的竞争俨然已经到了深水区,竞争也日趋进入白热化。对比新锐数据分析公司 CB Insihts 过去两年关于自动驾驶领域公司数目的梳理就可见一斑,从事自动驾驶研发的公司数目,已经从 2015 年 9 月的 25 家增加到 2017 年 5 月的 44 家。

与公司数目同步增加的,还有公众对于自动驾驶的期望值。但现实则是:技术层面的瓶颈——从收集数据的激光雷达到传输数据的移动网络再到分析数据的深度学习算法,这些技术短期内还无法有质的飞跃;商业模式层面,自动驾驶不同等级的商业模式也各有不同,你当然可以将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但这远不是公众的期望。

巨头争相跑马圈地,在这种情况下,网罗的实力资源越多,甚至合围竞争对手,占据有利位置,获利的可能性才越大。而包括百度、英特尔在内的巨头们则瞄准了自动驾驶的最高级别——Level 4,这注定是一个困难的征程,也注定是一场围绕互联网、汽车、城市的生态重构。而在这场重构中,单枪匹马作战绝不是一个好策略,而是从「自主造车」到「合作造车」,再到共同合作驱动汽车行业底层的变革创新,在这之中,能否寻找到最佳的黄金拍档,势必成为影响最终成效的关键。

 
未来,考验这些生态是否成功的标准绝不仅仅是一辆可自动驾驶的汽车上路,而是如何让街上布满一辆辆自动驾驶汽车。Google、百度与英特尔,都为自动驾驶的未来谱写了一曲前奏,接下来的乐章会如何演奏,我们拭目以待。

浏览 (18)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 :钛媒体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新闻详情
脚注栏目
|
脚注信息
机电工程网(C)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