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导航菜单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购物车
购物车中有 0 件商品 去结算 我的订单
商品搜索
商品搜索:
文章正文
深耕成熟工艺 ,联电把握“缺芯潮”下的机会
作者: 许子皓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2021-08-09 14:49:56    文字:【】【】【

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缺芯潮”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各大芯片代工厂都在紧锣密鼓地扩产,经营业绩也大幅提升。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联电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总营收达到109亿元(约合471亿元新台币),比上个季度的105亿元(约合453亿元新台币)增长4%,相比2020年同期的98亿元(约合422.7亿元新台币),增长了11.4%。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又与此前联电开启执行多元化发展和深耕成熟工艺密不可分。

焦点28纳米工艺

联电财报中,28纳米工艺的贡献尤为突出。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联电28纳米工艺营收比前一季增加18%,占公司整体营收的20%。28纳米工艺虽然是2011年就已实现量产的成熟工艺,却能满足设计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可以根据需求制作各种电源管理芯片、MCU、传感器、射频芯片、驱动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5G、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为满足用户需求,联电持续扩大28纳米产能。2020 年,联电已将P5厂区的40纳米生产线升级成为28纳米,同时增加机台数。预计今年装机后,联电P5工厂28纳米产能可达每月10万片。Fab 12A P6厂区的扩建计划,预计于2023年第二季度投入生产,28nm制程的产能将增加每个月2.7 万片。同时,联电向厦门联芯增资35亿元,使得联芯的技术实力和产能规模进一步提升。有消息称,厦门联芯12英寸产线目前新扩产能已达每月2.5万片,且有望进一步提高。

联电在28纳米工艺上有着深厚的工艺技术积累,2014年年底即获得重大突破,良率冲高至九成。同时,联电还将28纳米工艺推进到厦门联芯进行生产,目前厦门联芯的28纳米polysion和HKMG良率均超过95%。

芯片紧缺的应对之法

缺芯潮特别是车用芯片短缺,也是当前业界最热话题之一。目前,芯片产能紧张情况已从车用芯片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多领域扩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使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遭受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逐渐成为国际发展趋势,所需芯片数量大幅增加,导致芯片产品供不应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联电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已将所有厂区的产能全部都提升到满负荷。同时,为了解决缺芯危机,联电将联合三星、高通、联发科、联咏、瑞昱、奇景、奕力、群联等八家全球领先的客户共同携手,打造全新的合作共赢模式,承诺了长达6年的长期产能需求。

车用芯片以MCU、传感器、功率半导体等为主,所需制造工艺多为成熟特色工艺,正是联电最为擅长的优势领域。

深耕成熟工艺的价值

虽然近期以来5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的开发吸引了外界最多的目光。但是,先进工艺所需投入的时间成本、设计成本、材料的消耗成本(晶圆成本+掩膜成本+封装成本)、测试成本、人力成本都极其巨大。而且目前先进工艺已经临界于物理极限,每前进一步都无比艰辛。

更重要的是,在去年集成电路的产品中,83%的市场都被成熟工艺所占据。因此,对于多数半导体制造企业而言,与其空耗力量争夺少数先进工艺,不如把精力放在有更大发展空间的成熟工艺上。

2018年,联电宣布停止10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研发以来,转向多元化发展,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最擅长、最完备、最熟练的成熟工艺上,将市场完全掌控起来,并且丰富应用范围,避免了高成本的投入和竞争,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随着市场发展,这一策略越来越被证明有其战略眼光。

无论是近来市场上出现的车用芯片短缺,还是28纳米产能不足,联电都用独到的、对市场的把控力和预测力证明了深耕成熟工艺的价值。深耕成熟工艺,将现有技术发挥到极致,精益求精,使工艺更加多元化,一样可以傲视群雄。

浏览 (50)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 许子皓来源:中国电子报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新闻详情
脚注栏目
|
脚注信息
机电工程网(C)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